南京藝術學院工業設計學院 顏雋琦 李亦文
摘要:
家具是人們生活中必要的物質用品,基于對家具設計的熱愛和了解,本文闡述了古舊家具在當今社會的地位及其現代人對它的態度轉變。在某種程度上,古舊家具本身就賦予著一種文化底蘊,但是由于社會的快速發展,一味地去追隨潮流,遺忘了原本的內涵,逐漸代替了舊事物的存在。但當下設計師卻在新家具的設計基礎上賦予了舊家具的靈魂,延長了它們的生命,不僅勾起了我們對舊時代的感慨,也給我們展示了一個藝術殿堂。
關鍵詞:
古舊家具 改造 再設計
Abstract:
Furniture is necessary in people life. Based on the love and understanding of furniture design, this article expounds the antique furniture in today's social status and the modern people's attitude toward it. To some extent, the antique furniture itself gives a kind of culture, bu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it has forgotten its connotation of originally. It is gradually taken the place. But the designer, based on the design of the new furniture, gives the soul to the old furniture, prolongs their life, which not only reminds us of old times, but also shows us an art gallery.
Keywords:
Antique furniture Modification Redesign
中圖分類號:
TB47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0069(2015)
07-0017-03
一 古舊家具的自述
生活在水泥森林城市的人們,面對快節奏的形勢,早就遺忘了舊日里的一切。所謂古舊家具是不屬于當下年代的,它本身具有一定的時代價值,這種古舊感給人一種緬懷過去的情懷,在這個嘈雜的社會找尋過去的點滴。古舊家具區別于古典家具,它也許沒有古典家具中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品格,但是它有著無法替代的價值。從人們擁有一件物品的那刻,便意味著這件物品將慢慢變“舊”,而這所謂的“舊”卻是相對于當下的環境,雖然它有自身的價值體現,但是并不能和古舊物品相媲美。隨著設計蜂巢的涌起,古舊家具已經逐漸被人們所重視,將再一次揮寫絢麗的篇章。在書中看到這么一段文字:朋友要搬新房,把舊家具全淘汰了,因為要買新家具,隨后就后悔了,因為他扔掉的那些舊家具被轉手高價賣出去了。從這很普遍的現象中可以看出,古舊家具越來越深受人們的歡迎,或許只是一種懷舊情懷。而我,卻也是懷舊之人,喜歡的是它們的故事。
1.1 古舊家具的種類
古舊家具本身有著傳統的文化魅力,它的實用價值和藝術價值也有著很大的存在意義,按照其使用功能分為六類:臥類、坐類、置物類、儲藏類、屏風類。
1.2 修復保護
對于古舊家具的修復工作,是一項技術性和藝術性很強的工作,需要把家具中的古典傳統文化、傳統工藝與現代技術相結合,而且,每一種古舊家具的修復方式也不同,因此要掌握很多綜合方面的知識。
1.2.1外界自然因素。
無論家具擺放在室內還是室外,都是暴露在空氣中的,空氣中有很多有害物質,都會對家具產生相對的損害,比如空氣的濕度、溫度、紫外線、害蟲等,分子顆粒很小,有些肉眼根本看不到的,所以人們不能把握這個程度。當室內的溫度大于30℃、濕度高于70%時,在這個高溫高濕的環境下,更加容易滋生細菌,并且加速它們的生長,這就加速了對家具的侵蝕和污染,各種化學反應也因此加快速度。而且,溫濕度的變化也會造成木材本身的濕脹干縮現象,導致家具變形,太陽光的直射,也使家具表面產生了變化,造成翹皮和脆裂的現象,長時間處在這個環境中,家具的損害越來越重,降低家具的使用。
其中,損害古舊家具的有害氣體有很多,在查找這方的知識時,也整理了一些,這些氣體包括:臭氧( Q3),二氧化硫( SQ2)、硫化氫( H2S)、氮氧化物( NOX)、氯氣( Cl2)等。由于木材本身是復合材料,每種木材的硬度也不同,其富有營養,因此,木材很容易遭到真菌和蟲害的危害。自然界中,樹木出現的那些災害也就是這樣子產生的。
1.2.2修復原則
說起古舊家具的修復原則要根據家具的類型進行不同程度的修復。一些文化價值較高的要遵循“按原樣修復”和“修舊如舊”的修復原則;對于材料相對于比較貴重的家具,可以根據不同情況采取“保舊”(即保留原有的狀態,稍加處理便是)、“留皮“(即家具的漆面損壞后,保留原有的花皮,只做簡單的處理)或者”翻新“處理??傊?,修復古舊家具,應該對需要修復的家具進行全面的了解,包括古舊家具的時代背景、材料性能、榫卯結構、加工工藝等,在修復的過程中盡量保持和保存原有的材料、特征、構造等。同時,我們要知道,修復不可能對古舊家具進行完全的復原,這一過程中肯定不可能做到一次成功,所以就要求在修復的時候做到不用或者盡量少用鐵定和化學黏合劑,以免破壞了家具的榫卯結構等特點。
1.2.3保護
對放置古舊家具的房間經常進行清理,空氣凈化,表面清潔,使其達到最好的適合家具存在環境。
二 古舊家具的的回收再設計
舊家具的回收再利用,對環境也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但是有沒有想過,從家里拉走的舊家具去哪兒了?舊家具回收到底有多麻煩?舊家具如何處置才不會對環境造成新的傷害?
雖然許多裝飾企業及建材專賣店還不屑于回收或改造舊家具,但是卻深受家具愛好者的喜愛,他們卻能夠展開想象力和創造力,掀起了玩舊風潮。也許只是多花了一點點心思,卻讓許多老家具煥發出新生機。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已經成為不少玩舊族拯救舊家具的口號。舊,已經不只是一種表象,而是深入骨髓。從材質到工藝再到設計,從中國古典家具到歐美古典家具,再到新古典、田園風格、地中海風格,舊家具比比皆是。
2.1 改造——從馬扎到Mazha-荷蘭設計工作室HVN的手工定制家具
傳統馬扎在人們眼里是和很不起眼的坐具,造型不美,但是它方便如圖(2-1)所示。先如今荷蘭工作室HVN的手工定制家具,給馬扎換了一身新衣服呈現在人們眼前如圖( 2-2)所示。馬扎,作為一個中國古老又便利的可折疊用具,世世代代在北京城市中的社交活動中扮演重要角色。Mazha的創造者——荷蘭設計師Henny,被這件故事悠長的古老物品深深吸引,并做了充足的研究改造。 Henny的設計包括燈罩、屏風、躺椅、桌子、書柜、沙發等各色產品,其工藝融合工業生產模式和于傳統手工技藝,事實上, Henny的設計理念是要找到工業和手工這兩條線的交點,探索傳統制造業的優點和局限性,從而創造新的工藝手段,改良產品的功用性和視覺觀感,使設計與當地生產力彼此協調促進。他的自己創辦的工作坊,迎來了很多人的喜歡,現場制作屬于自己的馬扎別有一番風味。
在上海、北京等一些知名的舊家具市場上,有很多有特色的船木家具,就是利用在海水中泡過數百上千年的木頭制造而成。還有古樸的老榆木家具,有些就是在山西等地收回的馬槽做出來的。用這些古舊的材料,做出來的家具已經散發出濃郁的古意。但畢竟現成的古舊材料越來越難找,就只能做舊了,這種表現手法將使現代家具更個性化??傮w來看,荷蘭工作室并沒有改變馬扎本身的構造,只是對馬扎的表面處理進行了更加完善,比如扁平化設計理念的運用、手工藝編織、多種材料相結合等手法,使馬扎為更多人所喜愛,也促進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互動。
2.2 再設計——MUJI長條板凳
對于古舊家具的再設計,許多品牌也在做,最受人矚目的就是MUJI的長條板凳。
MUJI即無印良品,是越來越多年輕人崇尚的品牌,尤其是對生活品質有要求的設計師,它簡約自然的造型感散發著獨特的魅力。我眼中的MUJI——我不僅是一名普通人,還是一名學生,一名設計師,在我的角度來看, MUJI的設計簡約而不簡單, 自然且富有質感,產品百看不厭,大到衣服、電器,小到一根中性筆、瓶子,每個產品的線條都是那么極致。能讓我們生活中不起眼的東西經過改良成為實用而且富有生活實用性。
現在MUJI在對長條板凳的再設計,喚醒了很多人兒時的記憶。然而在我的記憶中,農村的家里都會有這樣的板凳,特別是很多人湊在一起吃飯,少不了這個板凳,當然都是榫卯結構,板凳的做工沒有很精細罷了,有些板凳都是左右搖晃,一個人起身時,另一頭便翹起來,摔跟頭,這也和當時的生活水平有關系。
目前人們的生活質量的提高,設計師將這個古樸的長條板凳進行再設計,帶到人們生活中。經過對它的研究,從安全程度來看,古舊的長條凳凳腿和凳面是垂直的如圖( 3-1)所示, MUJI的凳腿是呈八字狀態如圖( 3-2)所示,增強了其安全性。從材料來看,古舊的長條凳就地取材,有什么木材就用什么木材,沒有太多的講究,而MUJI是采用山東橡木為原材料。對于MUJI在古舊家具的再設計,卻是改變了長板凳的結構,使它更加符合人機工程學原理,給人們提供舒適的坐具,材料上也突破了原有的木材,給人更多的選擇,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讓人耳目一新。
三 古舊家具的的發展趨勢——木智工坊
在無印良品的廣受歡迎之下,而中國現代家具又如何發展?
3.1 發展前期
在對宜家、無印良品兩大家居品牌成長史的觀察中,木智工坊找到了一條商業化的可能路徑。強調實木用料,反復拆裝、靈活組合、平板包裝的設計,僅利用社交媒體口碑傳播和推廣,實現了線上的平價零售。而作為最早就開始關注木智工坊的人來說,他的整一條流程則為市場化現代家具制作的典范。
在設計上海的展覽上和木智工坊的創始人趙雷聊了一些設計,也使自己對它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通過查找一些資料,對趙雷創始品牌的過程進行了分析。
3.2 發展中期——分享平臺
他先是借助于豆瓣等互聯網平臺分享。在趙雷看來,設計自己會說話,但是仍然需要在生活方式傳播上做更多的事情,所以他會通過豆瓣、微博來尋找那些散落于互聯網各處的“知音”消費者。他們會嗅著設計的味道自發聚集在一起,通過影響帶動這群敏感的消費人群,通過他們持續的、自發的多次傳播來影響更多的人。
而在于平臺分享上面,不僅僅分享自己的產品,而形成廣告效應,而是分享涉及木文化、設計以及生活方式。收集自己鐘愛的設計師訪談,包括一些好的設計圖片、視頻與作品,放在豆瓣、微博中,也有一些他對社會事件的看法和觀點,像是一本給自己也順便給更多同好一起收集來看的多媒體雜志。也提供平臺給使用者,給木智工坊的產品更有使用性。正是這種毫無保留的分享精神正好擊中了木智工坊最核心的目標消費群體。正是這樣的一個分享平臺,不僅做到了研究,也達到了推廣其價值觀,與使用人群互動等多重作用,這就是現代互聯網才能做到的,也是家具發展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契機。
3.3 發展后期——進步優化
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木智工坊的樹枝—S01衣帽架作為第一件設計產品,就受到廣泛推崇, S01衣帽架的設計不但簡約,還符合人體工學,又適合工業化批量生產,同時可以平板包裝,便于運輸,組裝也很容易,這也成為趙雷對每一件產品設計的基本出發點。也是其設計邏輯的延續,在研究結構和選材方面都做了深入研究。
在與趙雷合作的家具工廠中,趙雷詳細地分析著每一件家具的節點和結構,工業化處理的木材整齊地堆放,清晰地展現著家具的每一個環節,人工與機器生產配合的緊密和諧。榫卯在趙雷的設計中經常會用,有的是純榫卯結構,有的則是用部分榫卯。他認為榫卯就是幫助定位,但它不是固定死的,而是組裝的榫卯,再加上五金件就非常牢固了,他利用這種組裝的結構,盡量讓它達到做整體結構的效果。中國的設計師經常會不由自主地去古代尋找靈感,趙雷認為設計師更加需要活在當下,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找到創作的源泉,而且要順應當下的技術和生活方式。如果在“中國特色”還是“普世價值”做個選擇,趙雷毫不猶豫地選擇后者。既然追求實用,那么設計就會一直存在改進空間。所以在木智工坊,每一件設計成熟的產品也被趙雷視為仍然可以繼續修改設計的樣品,會不斷參考現有很多成品,進一步分析、優化改進,比如暢銷的S01衣帽架已被升級到依然暢銷的S02版本,很類似互聯網產品永遠只有Beta版的理念。趙雷的設計是為了解決問題,他對追求個性表現或者所謂的民族風格不感興趣,比較關注更為普遍性的問題,比如怎樣滿足功能,怎樣包裝運輸,怎樣減少浪費。正如趙雷對木的理解,他認為木可成棟梁,可為柴禾;木有智慧,可成藝術,可為人居伴侶。與有智慧的木頭為伴,讓蝸居于鋼筋水泥叢林中的人們有一個回歸自然的夢,感受大自然的溫暖、純凈、舒適。他的設計簡約、理性,注重整個環節的系統環保設計,他的人也如木材那樣,自然低調,對社會默默發揮著作用,表達著自己?!澳绢^可以說是自然界中能夠找到的最具智慧的材料,是唯一能夠在生命周期維持碳平衡的材料。木由樹而來,樹由陽光雨露滋潤成長,吸收大氣中的碳元素,而所有其他材料都在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木頭經過設計加工變成家具,它的細胞仍是活的,還在呼吸。它像是有生命的活物,可以與我們一同生活,留下歲月的痕跡,承載時光的記憶。因此我也把自己的家具設計品牌取名為木智工坊?!居兄腔郏缬半S形’是我對這個品牌的定義,也是我的愿景?!?br /> 從木智工坊的品牌建立到漸漸的被接受,不僅僅是展示獨立設計師在現代家具中的思考和價值觀的融入,也是針對于家具發展的可行途徑。對于家具的選材和結構有著清晰的認識及傾向,對于現代工業化及物流能力的合理利用,增加購買者的使用體驗,動手拼裝。最后達成設計及家具的可持續性發展。
四 總結
就我對古舊家具的再設計來看,越來越多的品牌在做再設計,現在家具的一個趨勢,從古舊家具向新生產物發展的產品越來越多,更加迎合現在的發展趨勢和現代人的品味。而我的想法是把人的情感融入到古舊家具中,運用材質和形式上的表現手法,打造一系列情感化的坐具產品,使人們在懷舊的同時有另外一種情懷,心靈的安撫。
參考文獻
[1] 劉健.古家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9:ISBN 7-80678-322-9/G.26
[2] 原研哉.設計中的設計.山東人民出版社.2006.11:ISBN 978-7-209-04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