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7至18日,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部、北京市政府、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共同主辦的第三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北京峰會在京召開。本屆峰會以“創意激活城市·科技創造未來”為主題,采用“線上+線下”方式舉辦,呈現開幕式、主論壇、分論壇、閉幕式和配套展示等幾大板塊,峰會線下舉辦地為新首鋼高端產業綜合服務區。
當今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重構全球創新版圖,深刻影響著世界安全、國家命運和人民生活。在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征程中,北京將不斷以創新創意為引領,為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貢獻更多“北京智慧”。
峰會聚焦“后疫情時代”未來城市
本屆北京峰會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地方政府合作舉辦的首個以創意城市為主題的國際活動。峰會以塑造“后疫情時代”的未來城市為切入點,重點探討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并行推進情況下,如何利用新技術賦能文化和創意,設計出更具前瞻性以及更優化的城市管理方法、模式和理念,并以數字經濟為重點,探討如何將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和人工智能等跨領域技術納入城市管理系統中,進一步改善市民生活質量。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奧德蕾·阿祖萊、北京市市長陳吉寧、教育部副部長鄭富芝、芬蘭赫爾辛基市市長簡·瓦基亞沃里為開幕式致辭,北京市副市長張建東出席開幕式。(以現場出席情況為準)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奧德蕾·阿祖萊在開幕致辭中表示,北京“設計之都”是數千年悠久歷史與尖端技術之間融合的典范。城市是團結、合作和創新的特殊空間。城市的發展將決定我們未來社會的景象。創意城市網絡成員城市對于“設計之都”武漢的聲援與支持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激發了團結的勢頭。
(北京市領導的講話內容請以《北京日報》時政報道內容為準)
國家教育部副部長鄭富芝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在全球疫情蔓延背景下,共同探討創意與科技如何更好地激活城市、創造未來,攜手應對挑戰,意義重大。城市是創新創意的大平臺,也是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關鍵。中國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作舉辦的創意城市北京峰會,已經成為創意城市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很多城市積極運用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推動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創新,有效阻止了疫情蔓延;以城市為引領,創新教育教學方式,中國實施了覆蓋近3億學生、規模空前的在線教育,實現了停課不停學;廣大城市積極開展文化創新、創意活動,豐富了人民的精神生活,為人類抗擊疫情注入了強大正能量。
本屆峰會延續國際視野,邀請12個國家30余位國際組織、城市領導、創新主體和研究機構代表發表演講,其中包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人居署、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等4個國際組織的代表,來自羅馬、開羅、曼谷、武漢、澳門等19余個城市的市長級以上代表出席。
據介紹,本屆峰會主論壇主題為“創意與創新”:通往未來城市之路,主論壇以數字經濟為重點,探討創意和創新如何成為構建未來可持續城市的重要推動力量。3場分論壇的主題分別為“創意城市:打造全面可持續發展的地方路徑”、“科技與創意:賦能城市治理以應對全球挑戰”、“創意推動開放與包容的共同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北京峰會”線下舉辦地巧妙呼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于“創意城市”“工業遺產保護與再利用”的主題。新首鋼高端產業綜合服務區是北京在保護和利用工業遺存的基礎上探索“城市復興”的標桿工程,正努力探索多約束條件下超大城市中心城區文化復興、產業復興、生態復興、活力復興的轉型之道,參會嘉賓將對北京城市可持續發展有更加直觀的感受。會議現場所在的首鋼園三高爐,是一座對北京乃至中國鋼鐵工業發展有重要貢獻的“功勛高爐”,經過更新改造已成為全球首個舉辦個性發布會的煉鐵高爐,更是首個由大型工業建筑物改造而成的民用構筑物。隨著峰會的舉辦,曾經的煉鐵高爐面貌一新,更具科技感、時尚感和穿越感,更為全球創意城市所熟知。
創意城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有“奇招”
創新是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意是推動創新的關鍵支撐。
一座城市的活力源于它的內生創意,創意也在不斷解決現實問題、助推城市發展、塑造城市性格。在疫情的共同“考題”下,世界多個城市以創意做法和創新能力應對疫情,尤其大量調動城市中創意和科技領域人才,形成一系列疫情防控常態化機制下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創新經驗做法。
作為本屆北京峰會亮點之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助理總干事埃內斯托·奧托內·拉米雷斯先生在峰會開幕式上發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案例集》。該案例集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出版物,包括中英法3種語言版本,收錄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今年3月以來征集的包括北京、羅馬、新加坡、特拉維夫-雅法、蒙特利爾等44個國家90多個城市提交的70個抗疫創新案例。
例如,北京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啟動線上醫生咨詢平臺,該平臺集成了北京市1700名醫生,訪問量達5400余萬人次,2300余萬人次收看了專家直播,降低了患者到醫院就診引起的交叉感染風險,減輕了公共醫療資源壓力;意大利羅馬通過“家庭電影”倡議,在夜間將各類電影片段投射在建筑外立面上供市民們觀看,讓城市重拾活力并加強城市與市民的社會聯系;沙迦發起“手工藝和民間藝術的持續性與恢復計劃”,提供“手工藝包”送貨上門服務,“手工藝包”中含有制作防疫物資的原材料、制作工具以及消毒噴霧,在增強市民防疫能力的同時,幫助女性工人維持收入并開拓市場。
在演講中,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市政府秘書長卡恩·阿肯·凱格拉爾先生還介紹了疫情期間該市智能文件區塊鏈網絡、無接觸行人按鈕等多項防疫舉措;比利時科特賴特市長文森特·范·奎肯伯恩先生展示了新近落成的該國首個防疫移動廣場。
數字技術共話可持續發展,創新、創業、創意“點亮”未來城市
聚焦數字技術,國際組織、國內外城市和創新主體從不同角度探討如何將跨領域技術納入城市管理系統中,改善市民生活質量。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創業、中小企業、區域和城市中心主任拉米婭·卡馬爾·喬伊談到,數字化已經成為游戲規則的主要改變者,是“新常態”的關鍵組成部分,城市有機會重新考慮增長模式,轉型以文化為基礎的大規模旅游業,利用技術展示已經過度參觀的全球景點并促進當地產業發展。聯合國人居署全球解決方案部主任拉夫·圖茨介紹了以人為本的智慧城市項目,將從政策轉型、資助數字化的城市創新、數字賦能與能力建設等方面開展工作。芬蘭赫爾辛基市市長簡?瓦基亞沃里表示,他們正在將“3D”納入城市戰略,即設計(Design, )、對話(Dialogue)和數字化(Digitalization)。羅馬市市長維吉尼亞·拉吉表示,科技是這個時代的標志,必須學會善用這一強大工具,以造福城市和社區的未來。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市數字辦公室主任卡巴耶夫·巴彥介紹了“數字創意阿拉木圖”計劃的相關情況。
堅持和踐行多邊主義,營造開放包容的城市合作環境
眾多市長在演講中強調國際合作的重要性。芬蘭赫爾辛基市市長簡·瓦基亞沃里表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絡平臺以及此次峰會等活動非常重要,使人們明白,從健康到經濟,一切都根植于全球背景。意大利羅馬市市長維吉尼亞·拉吉說,今天的羅馬是一座熱情、團結、開放且現代化的城市,不斷以城市更新來提升居民和游客的幸福感。國際合作、多邊主義和互惠主義是羅馬民主的基礎。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文化長官恩睿克·阿伏加德羅說,現在所有人都明白了一點,那就是“沒有人能獨善其身”。我們有機會構建一個不同于過往的未來,并且可以共同努力實現這個未來,要傾聽所有聲音和想法并為其留出空間。布宜諾斯艾利斯是一個開放而多元的城市,始終接受并將繼續接受世界上不同的文化。
2014年,北京明確“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的城市戰略定位,新時代首都建設新航程揚帆起航。6年來,北京堅持減量發展、創新發展,驅動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邁上新臺階。研發投入強度保持6%左右,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實現翻番;量子信息、腦科學、應用數學等一批新型研發機構相繼成立;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天機芯”等一批重量級成果競相涌現,關鍵核心技術多點突破;促進創新要素在空間上高強度集聚,打造“三城一區”主平臺;自然指數位列全球城市首位,國際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同時,作為“設計之都”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絡”以來,北京步入了創意城市發展“快車道”,設計產業成為北京城市新經濟增長點。據統計,2018年北京規模以上專業設計機構近900家,專業設計機構從業人員約15萬人。2019年北京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數3762家,收入同比增長8.2%,從業人員人均產值達216.32萬元。2013年和2016年,北京成功舉辦兩屆北京峰會,時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價北京峰會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絡各成員城市之間建立合作提供了新途徑,樹立了新的里程碑”。
當前,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創意、創新、創業已成為破局解題的鑰匙,正在激發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同時,一系列創意設想、創新理念、創業項目正加速助力北京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創意城市將成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匯聚能多創新勢能、釋放更多創新價值。
背景材料:
8年間,“設計之都”在京發展碩果累累。
—— 中國設計紅星獎持續發展。紅星獎于2006年由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北京工業設計促進中心共同發起創立。創立15年來,紅星獎累計征集到30多個國家超過6萬件產品或方案。數千家中外企業參評;紅星獎不斷豐富內涵和服務,努力打造兼具獎項專業度、關注科技創新和服務產業發展的平臺。
——北京國際設計周成為創意設計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平臺。2019年設計周舉辦上千項設計活動,展覽及活動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其中主題展、專題展面積超過10萬平方米,論壇近200場,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上萬名設計師熱情參與,設計周深入街道和社區,廣泛帶動公眾參與設計活動。
——創意設計成果正在促進城市發展。2018年起,北京市科委啟動北京工業設計促進專項,支持設計領軍人才和機構,先后完成機場交通設施設計、創新驅動彩車設計、疫情防控機器人、火神山醫院負壓救護車等,在大興新機場建設、國慶70周年、疫情防控等國家重大事件中不斷發揮“設計力量”。
——增強國際合作,全力打造北京“設計之都”。2016年東道集團負責人在第二屆北京峰會上演講,與德國曼海姆市建立聯系。此后,德國曼海姆市市長在來京訪問期間前往東道考察,提議雙方建立“中德創意中心”。